目前生物性检材中毒品鉴定技术尚未广泛普及,毒品鉴定对鉴定人员、仪器设备和操作过程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该鉴定也存在较大的技术和法律风险。浙江迪安鉴定科学研究院于7月19日至7月22日于成都举办“生物检材中毒品鉴定规范及风险防范研修班”,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拟开展或已开展法医毒物鉴定的16家鉴定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毒物分析教研室主任廖林川教授,迪安鉴定法医毒物鉴定首席专家王玉瑾教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八支队五中队中队长辛国斌高级工程师,SCIEX亚太应用支持中心应用专家陈西,高级应用工程师、上海迪安鉴定刘少丹老师等领衔主讲。
目前针对吸毒人员快速排查的生物检测样本主要有尿液、血液、唾液和毛发。与尿液、血液和唾液相比,毛发检材具有性质稳定、取材方便、易于保存、检出时限长、适用范围广、污染机会少等优势,伴随着我国毒品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毛发分析技术也日益升级。
辛国斌老师
刘少丹老师
辛国斌老师和刘少丹老师分别从毒品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毛发毒品鉴定的相关政策、毛发采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毛发中毒品的检测、定性分析及结果评价、毛发中毒品检测的常见问题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经验对生物检材中毒品的检测做了详细、系统的介绍。
陈西老师
陈西老师主要介绍了TripleQuad和QTRAP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应用实例分析,如毒物筛查解决方案、新型毒品毒驾检测代谢产物解决方案、芬太尼及其结构类似物分析方案等对QTRAP质谱在毒物、毒品检测中的应用做了讲解。
廖林川教授
鉴定意见作为证据的一种,对于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化的鉴定程序可以避免重复鉴定,维护和增强鉴定意见的公信力。廖林川教授通过介绍目前毒物分析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未知物分析的技术平台、缺乏未知毒物鉴定体系的规范等等,对如何做好毒品鉴定规范化程序建设,包括仪器鉴定、案件受理、鉴定文书规范等与学员进行交流讨论,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知识点密集。
王玉瑾教授
王玉瑾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工作经验,为大家介绍顶空气相色谱法原理(HS-GC)、乙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技术及乙醇测定不确定度评定,并与学员共同探讨了乙醇含量测定的常见问题。讲解透彻、案例丰富、深入浅出,使相关从业人员充分了解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的基础知识和鉴定风险防范。
仪器展示
本次培训特别展出全自动样品冷冻研磨机和迪安鉴科便携式毛发毒品检测仪。全自动样品冷冻研磨机通过低温研磨生物样品能够有效抑制核酸降解,保留蛋白质活性,并可大批量处理样品。具有组织均质,研磨,细胞破碎,匀浆,材料分散,制备,振动的作用;便携式毛发毒品检测提取仪主要用于毛发毒品快速检测的前处理,提取毛发中的目标物质。
此次研修班为法医毒物司法鉴定人及助理搭建了近距离接触业界“大咖”、学习前沿专业学术、了解国内行情的平台。学员一致表示,通过聆听与交流,受益匪浅,全程“捞干货”,学习氛围浓厚热烈。对提高自身法医毒物司法鉴定技术水平及本机构开展相关业务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以个体促进整体,推动法医毒物司法鉴定依法规范开展。
毛发中毒品分析程序
1) 毛发的清洗:作为吸毒认定的证据应只检验由于摄入体内而进入毛发而不是其他方式进入毛发的毒品,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清除由于外部毒品环境污染而积留在毛发上的毒品是必要的;
2) 毛发的消解:毛发是从毛囊中生长出来的一种表皮生长物,由角质层、表皮层和毛髓构成。毒品主要与毛发中的角质素、黑色素以及脂类结合。毛发分析前需要破坏毛发,将毒品从毛发中释放或提取出来;
3) 毒品的萃取: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浓度很低,所以提取是将待测物与基体分离和浓缩的必要程序;
4) 毒品检测:对毒品进行定性定量测试;
5) 关于结果的解释:方法的可靠性,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阈值。
乙醇HS-GC 测定原理
利用乙醇的易挥发性,以叔丁醇为内标,用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经与平行操作的乙醇标准品比较,以保留时间或相对保留时间定性,用内标法以乙醇对内标物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分析。
供稿人:迪安鉴定事业部 张 强